
国家政策和环境的驱动
在国家的鼓励之下,更多资本、企业涌入这一领域,在市面推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机器人和配套的学习课程等内容。
此外,中国人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论文数量是全球最多的,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满足不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特别是高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让我国更加重视AI人才的培养。
在中小学教育中,教育部也提出了要“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教育不可能不“热”。

机器人教育在国外市场已获得一定的验证
机器人教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盛行较早,部分国家已将机器人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中。
例如美国已经有较完善的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课程,包括在课堂上开展的机器人技术课程,机器人课外实践活动,机器人为主题的夏令营,以及借助机器人作为工具来培养学生能力的相关课程。
通过实践的教育模式显然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认可,据相关调查,65%家长表示,相对于传统玩具,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能够学习STEAM教育的教育机器人上。

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是自然的趋势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都将随着人工智能而带来升级与变革,将人工智能的技术融入玩具中,是自然趋势。
另一方面,无论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缺口,还是当代社会整体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更加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甚至人工智能相关教育,而涵盖了编程、物理学、基础数学知识,能够培养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能让孩子更早接触人工智能产品的机器人教育,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国家的重视是促使机器人教育越来越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原因是机器人教育能够弥补传统教育带来的不足,搭建组装等动作使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孩子在学习机器人课程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